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更新是为了让人民有更宜居的环境、更美好的生活。然而,目前一些简单粗暴的城市更新建设,正在让城市发展空间与自然要素失去联系。为了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城市生态学研究,建设可持续的城市自然,第115期院士沙龙“超大城市中重建自然的探索与思考”于11月13日在上海举行,江东亮、唐希灿、王基铭、沈学础、田禾、金亚秋、雷啸霖等院士及来自上海辰山植物园、复旦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出席沙龙。
会上,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作了题为《在超大城市构建宜居美丽的城市自然》的报告。他指出快速城市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社会和经济问题,分享了筛选城市适生植物的上海案例,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植物在城市中的适应性,丰富生物多样性,构建城市自然的社会-生态理念。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钟鑫的报告《北半球温带原生植物之旅》从“原生植物”的概念出发,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生长在北美落基山脉、温带荒漠和地中海气候区等不同地区原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我国保护原生植物的研究成果和工作进展。
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们就城市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行道树筛选、常见植物养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希望积极发挥不同领域的跨学科交叉优势,推进美丽上海建设,为全球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上海方案,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
关闭页面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410号
    沪ICP备 05038550-3